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一、基地简要情况介绍

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建设管理,依托南方海洋实验室展示中心、可视化中心、科学实验室以及相关海洋科学研究活动等开展科普工作,以宣传科学发展观、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和城市文明建设为己任,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

南方海洋实验室展示中心占地面积约1911㎡,分为海洋文化展示区、科研成果展品区、海洋科技互动体验区三大区域,集科研进展、科普教育、科技手段体验等功能为一体。

展示中心以代表海洋的蓝色为主基调,象征着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的情怀。

南方海洋实验室展示中心入口

展示中心注重科技感、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配以多种高科技现代化技术手段,如数字沙盘、弧幕投影、球幕投影、VR体验、3D全息投影、沉浸式走廊、互动多媒体及触摸屏等,多样化展示海洋基础知识、海洋科技成果、海洋科学现象等内容,为前来参观的观众带来全方位的科学体验。

展示中心内部空间

小球大世界——可实现实时反馈全球洋流风场数据

数字沙盘

全息投影

展示中心现有展品200余件,类型涵盖科考船模型、科学原理模型、海洋工程装备、科研成果报告、打捞样品实物、海洋生物标本、海底地形沙盘等,涉及海洋科考、海洋工程、海洋观测、海洋人文、海洋考古、海洋生物等知识。观众还可于现场通过AR实物扫描或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内容。

中山大学号等比例模型

智能型无人系统支持母船等比例模型

海洋考古水下打捞样品

海洋生物资源标本

展示中心休息区设海洋读书角,配有数百本海洋相关的科技类、科普类图书和儿童绘本,同时高清电视不间断播放优秀海洋相关纪录片,让公众了解海洋、认识海洋。

展示中心休息区

OceanView可视化中心面积为415㎡,以高分辨率可视化大屏为载体,为公众展示海洋观测网络,科考船航行动态,风、浪、流等海洋要素动态,陆地、海底三维地形,海岛地貌变迁等内容。

Ocean View可视化中心

基地还有用于科普讲座的教室型、剧院型、U型演讲厅等讲学厅10余间,最多一间可容纳400人,具备非常好的硬件基础。

实验室会议中心

二、基地科普特色、优势和资源

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建设管理,汇聚良好的科技资源、教育资源和创新资源,是南方海洋实验室开展社会化、常态化海洋科普教育的重要前沿阵地。基地于2021年11月开始运行,2022年5月份入选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南方海洋实验室是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中山大学牵头建设管理的省级科研事业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著名物理海洋学家陈大可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著名物理海洋学家苏纪兰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南方海洋实验室以“立足湾区、深耕南海、放眼全球”为发展定位,致力于建设面向科技前沿、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海洋创新基础平台,构筑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打造创新型、引领型、突破型的大型综合性海洋研究和应用基地。根据发展规划,南方海洋实验室设置前沿研究中心、创新团队、公共平台和管理服务部门四大版块。其中,围绕海洋环境与资源、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人文与考古三大研究领域,以“崇尚首创,力争最优”为标准,布局十八个科研创新团队;围绕海洋观测体系、海洋资源库体系、海洋测试分析体系以及海洋工程技术试验体系,依托6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海洋智能无人系统组网,建设八个公共平台;以协调、落实南方海洋实验室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和运行保障工作为职责,设置六个管理服务部门。南方海洋实验室的高质量发展为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运行奠定了实力基础,其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组织模式、一流重大基础设施以及高效的海洋人才汇聚机制构成了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的独特优势。

南方海洋实验室拥有18支创新研究团队、8大公共平台及前沿研究中心等,已汇集1200余人,其中10名院士,千人、杰青、优青等高端人才100余人。同时,背靠中山大学,南方海洋实验室拥有一大批具有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海洋工程、地球科学等海洋学背景的优秀青年学生。经过遴选培训,已形成了一支30余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从实验室大楼2021年11月份投入使用以来,提供讲解120余场,接待政府机关、科研院所、行业部门等人员和普通市民近两千人次。在此基础上,南方海洋实验室将依托已有人才资源,邀请一批来自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海洋科学工作者,组建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普百人讲师团”,主动走向社会、走进校园,开展海洋科普知识分享,助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南方海洋实验室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工作: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受邀担任珠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名誉理事长,有效搭建与社会科普工作团体和公众的桥梁。基地投入使用后半年内入选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并广泛参加珠海市科协、青科协组织的科普教育活动,如“狮山街道外来务工和困难家庭科普参观学习活动”“‘探索深空深海深地,激发科学梦想’公益科普活动”“珠海市科普讲师团招募”等。实验室以“携手共圆海洋梦”为理念,积极组织“世界海洋日”公众开放日、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在科技工作者日、公众科学日、珠海设计周等具有特殊意义的科普日,组织科普基地展示、参访等各类海洋科普教育活动,开展《观天识海》《国际语境下的海洋考古遗产探索与保护》《带您走进科学重器——海洋科考船》《气球去哪了?》等具有浓厚海洋特色的科普讲座。此外,实验室还邀请海洋青年科学家撰写《蓝海之滨漾红林》、《海洋物种知多少》、《温柔的巨人(鲸落)》等系列海洋科普文章,目前已形成南方海洋实验室《科普原创文集》(第一册)。

扫码观看南方海洋实验室宣传片

三、以往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1、2022年度南方海洋实验室“公众开放日”活动

导语:2022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为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结合“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我实验室于6月份开展“世界海洋日”主题宣传月系列活动。本次公众开放日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篇,吸引了超过百位市民朋友分批分次至实验室参观并听取科普知识讲座,在海洋科普志愿者的引导下,主动走进海洋的世界,关心海洋,认识海洋。

6月11日,我实验室于南方海洋实验室大楼举办“世界海洋日”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共接到约300人报名,因疫情防控需求,实验室从中选取了57组家庭,按照分批分次的原则组织了参观和科普教育活动。

来访的市民朋友首先观看了实验室宣传片,并依次参观了实验室展示中心、可视化中心。许多观众对展厅内的各色展品兴趣盎然,争相提问。中山大学涉海学院学生组成的科普志愿者讲解员们引导参观并一一作答。

参观完毕后,大家齐聚讲学厅参加海洋科普讲座。海洋考古团队首席科学家詹长法研究员以《国际语境下的海洋考古遗产探索与保护》为题,介绍了国内外海洋考古学发展、水下考古技术的诞生、海洋考古实例及与珠海相关的海洋知识。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海洋科考平台执行负责人张小波高级工程师以《带您走进科学重器——海洋科考船》为题,向在场观众详细介绍了科考船的结构、设备布置及船员海上生活等相关内容。张小波老师还讲述了《气球去哪了》专题,以生活中常见的气球为引,讲述了以气象探空气球为代表的GPS探空系统、设备组成,激发了小朋友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南方海洋实验室拥有一支科学素养扎实、业务素质过硬的海洋科普志愿者团队,他们来自不同学科、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包括中山大学涉海学院的师生团队、实验室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科研管理人员等,因为热爱海洋而相聚珠海,大家以“携手共圆海洋梦”为服务理念,齐心推动海洋科学知识的普及,积极为海洋科普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2021年度南方海洋实验室公众科学日

纪念建党100周年,弘扬“追求真理、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于2021年5月27日起,陆续举办公众科学日系列活动。一方面特邀我实验室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山大学大气学院韩博副教授作《观天识海》科普报告;另一方面受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邀请,我实验室海洋科考公共平台为同学介绍了海洋科考设备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最后,举办科学家系列采访活动,让大家深入了解科学家背后的故事。

(一)《观天识海》科普讲座

韩博副教授通过观天灾,如热、冷、干旱、洪涝等,生动形象地为大家展示气象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继而为大家解释什么是气候系统,正因为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非常脆弱,所以当全球气候发生突变后,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整个生态系统,都会面临极大灾难,这也是我们关注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随后,韩博副教授紧贴中国实情,为大家讲述了中国气象的优势及在世界气象组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后,由天入海,虽然海气作用极其复杂,特别是极地区域,但是人们对此认知还远远不够。幸运的是,目前南方海洋实验室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建的科考平台已初具规模,目前有两条满足极地科考的科考船。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地学研究者的身影会更多的出现在极地科考中!

韩博副教授作科普讲座

2021年度南方海洋实验室公众科学日受疫情影响,本着“疫情防控、安全第一”的原则,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科普讲座调整为视频录制并于多渠道播放的形式举办。一方面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科普视频观看;另一方面联络附近社区,开展讲座进社区活动,为附近小区播放科普讲座视频。科普讲座视频的播放,让公众更加意识到了解气候、认识海洋的重要性。

(二)海洋科考仪器设备讲解

在海洋科考仪器设备讲解活动中,海洋科考公共平台陈鼎豪工程师以生动的科普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温盐深剖面仪(CTD)和波浪浮标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随后,张小波高级工程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海洋科考平台的设备仓库,并对其他常规的海洋科考设备进行了实物讲解。

此次活动帮助同学们了解了不同海洋科考设备在不同海洋观测应用场景中的实际观测方法,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三)科学家系列采访

为近距离了解科学家、学习科学家身上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科学精神,韩博副教授及海洋科考公共平台的各位老师分别接受了采访。

韩博副教授围绕个人学习、科研经历以及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等展开,鼓励学生早日接触科学,培养科学兴趣爱好,为中国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韩博副教授接受采访

在与海洋科考公共平台各位老师交流过程中,学生们关心与专业更相关的问题,就ADCP等仪器的观测数据受海况影响程度,海鸟采水器在水下是如何实现采水的,出海的经历与感受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3、“珠海设计周”——挺进深蓝,共筑蓝色湾区

2021年12月11日,设计之旅·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站迎来一批“海洋迷”。南方海洋实验室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四号楼内,此次活动开放公众报名,从活动预告到到活动前一天晚上,设计之旅后台咨询热线响不停!

早上9点,讲座现场座无虚席,甚至在最后一排、过道上增加了新座椅。市民们带着小朋友早早入场,最小的仅有4岁。大家井然有序,认真聆听来自中山大学李敏纯博士带来的“鲸落”科普讲座。讲座以一场生动有趣的深海动画视频为引导,并讲到中国科学家在南海1600米水深处,首次发现一具长约三米的“鲸落”,观众们瞪大了眼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讲座结束后,参观人员被分成2队分别参观Oceanview海洋可视化中心与展示中心。不少小朋友惊呼到,Oceanview海洋可视化中心像极了美国科幻大片里的指挥中心,通过LED大屏,大家首次看到了6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深水半潜平台、海洋智能无人系统组网等,直观感受到国家最前沿的技术成果。

面积约为1911㎡的展示中心将传统展示手段与现代展示手段相结合,生动地展示了南方海洋实验室各创新团队、公共平台的代表性实验成果等内容。同时,展示中心也是普及海洋知识的重要科普平台及教育基地。小朋友们或是趴在玻璃上观看海洋生物标本,或是排队等候在VR海洋体验区,戴上3D眼镜感受海洋智能无人系统组网作业场景。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小朋友们留恋不舍。其中带着2位小孩、从横琴赶来参加活动的刘女士特意感谢工作人员,“你们活动办得太好了!今天孩子们收获满满,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验到了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期待下次继续参与!”

4、科学家进校园科普活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普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加强海洋科普建设,做好海洋科普宣传,也是南方海洋实验室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2020年12月16日,我实验室孙雯博士作为此次科学家进校园系列海洋科普活动首发科学家,走进珠海半岛幼儿园,带来海洋科普第一课:认识海洋。

孙博士以小朋友熟悉的地球仪开始,直观地为大家介绍海洋在整个地球中的重要地位。随后,通过分层实验,将大家平时认知海洋的角度从平面转为垂向。海洋分层实验由三种不同的密度液体组成,由小朋友亲自完成组合。

分层实验的完成,使活动达到了第一波高潮。随后,以海洋分层实验为基础,孙博士将海洋生物生活在不同深度比喻成不同的家庭居住在不同的楼层。孙博士依次为大家介绍了海豚、僧帽水母、大王乌贼、鲨鱼、抹香鲸、深海珊瑚礁、鮟鱇鱼、海参这 8 种生物生活习性,它们因为食物来源、阳光、温度等的影响,喜欢生活在海洋的不同深度。当然,和我们一样,很多生物也会去不同海域“串门”。

为了达到科普的效果,孙博士也准备了一个小考试。她给每位小朋友分发印有不同生物的帽子,请他们根据刚才的介绍,在事先准备好的海洋垂向分布图上选择自己所代表的生物住在海洋的那一层。

最后,孙博士也给每一位小朋友布置了作业。她给每位小朋友分了一个海洋生物模型,请大家回去了解新拿到的海洋生物又喜欢生活在哪一层。

科普活动在小朋友的掌声中落下帷幕。通过本次科学家进校园活动,激发小朋友了解海洋的兴趣,打开小朋友认识的海洋的窗口,也将崇高的科学精神播种于小朋友心中,强化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