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荐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对象的公示公告

关于推荐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对象的公示公告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评选全国创新争先奖的通知》(人社部函〔2017〕47号)文件相关工作要求和规定,表彰奖励在创新争先行动中作出突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和集体,现就经推荐对象所在单位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经过民主推荐、专家评议、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提出的拟推荐候选人、候选团队的相关情况公示如下,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以充分听取单位和同行的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期间,对公示的拟推荐对象如有不同意见,请以书面形式,实名向betway手机网页 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一、拟推荐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候选人2人

林 鸣 教授级高工/总工程师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胡亚安 教授级高工/副所长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二、拟推荐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候选人2人

李 清 副研究员/副主任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章学来 教授/教研室主任 上海海事大学

三、拟推荐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团队1个

海上交通安全与空间信息技术创新团队 大连海事大学

联系人:孙敦屏

联系电话: 010-65299793 13661255909

附件:拟推荐对象主要成绩和贡献

betway手机网页

2017年4月20日

林鸣同志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

林鸣同志多年来主要在一线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在近海工程、沉管工程、深基坑工程、深水基础与大型桥梁等领域解决了众多工程难题,实战能力和经验突出,他主持的多项工程都是国家的典范工程。

2010年以来,他在主持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施工的实践过程中,勇于探索,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实现了深埋沉管技术的突破,为我国沉管技术向国际领先水平迈进做出了贡献。近年来,他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均排名第一;排名第一位的专利108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国家及省部级工法5项;发表论文8篇。主要成绩及突出贡献如下:

一、主持研发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成套技术,使得我国沉管技术跃升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我国近海工程技术进步。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总长6700m,安装水深近50m,埋深超过20m,是我国首次建设的外海沉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突破沉管深埋的沉管隧道。

(一)首次提出并创造了沉管“半刚性”新结构,解决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关键难题,实现了沉管深埋的技术突破。

传统沉管隧道是浅埋隧道,港珠澳大桥深埋沉管长达4km,深埋荷载超过传统沉管的5倍。针对深埋沉管难题,他主持研究并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实现了半刚性沉管设计方法。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约工期一年半,节约投资超过十亿元;国外类似沉管接头的正常漏水率是5%~10%,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首次做到了滴水不漏。

(二)首次提出并实施组合基床+复合地基沉管基础方案、主持研发外海深水基础施工成套技术和专用装备,将国际上类似沉管工后沉降20cm以上的水平均匀控制在5cm左右。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沿程下卧地基从30-50m厚的软土层到密实砂层交替变化,工程地处珠江口的回淤环境组合基床+复合地基的基础方案。他主持开发了外海深水基础施工成套技术和大型专用系列施工装备,构建了沉管基础施工跨海测控、监控以及信息化管理体系,为解决外海软土地基沉管基础沉降控制提供了系统性方法。

(三)国内首次工厂法预制沉管,世界率先攻克工厂法预制曲线沉管,创造了工程范例。

他主持了工厂法沉管预制技术攻关,集成开发了沉管生产流水线、大型自动化液压模板等成套技术,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沉管预制工厂,实现了超大型混凝土构件的工业化制造,创造了100万m3混凝土浇筑不开裂的纪录。他还主持攻克了首次工厂法预制曲线沉管,丰富和发展了超大型混凝土构件工厂法预制技术。

(四)自主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海沉管安装成套技术,填补技术空白,领先国际水平。

外海沉管安装技术国际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引进该技术,需花费十多亿咨询费。他主持自主攻关,研发了外海沉管浮运导航、沉放控制、深水测控等系统;创建了作业窗口管理、姿态监控等保障系统,解决了外海浮运、沉放、测控定位、对接等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海沉管安装成套技术,首次实现近50米水深免精调毫米级安装精度;首次攻克了深水深槽沉管安装世界难题,使我国外海沉管安装技术领先国际水平。

二、 开创了外海大直径深插钢圆筒快速筑岛技术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置了2个10万m2的桥隧转换人工岛,离岸近30km,软土层厚30~50m,地处国家级白海豚保护核心区。

他首次提出并主持攻克了外海深插超大直径钢圆筒快速筑岛技术,主持研究并揭示了深插式超大直径钢圆筒在深厚软黏土地基中筒体和土体耦合作用下的工作模式和失效机理,提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法和稳定性判别标准;首次研发了深插止水弧形钢板副格结构体系;首次建立一套薄壁钢圆筒振动下沉综合分析方法及施工成套技术;创新提出利用降水大超载比预压,实现了一百天30m深厚软土地基工后沉降20cm。创造了221天完成两岛筑岛的世界工程记录,缩短工期超过2年,化解了工程超概风险,实现了高效绿色施工,发展丰富了近海工程建造技术。

胡亚安同志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

胡亚安同志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通航建筑物与水工水力学研究,主持和参加了我国近三十年建设的几乎所有的高水头船闸和大型升船机等工程水力学关键技术问题的论证和研究,取得大量原创性成果,解决了三峡、景洪、白鹤滩、锦屏等40多座国家大型水运、水电工程重大技术难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特等奖及一等奖12项;主编和在编行业技术标准9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1项,另有25项发明专利已受理。获严恺科技奖、交通运输部科技特殊贡献奖、江苏青年科技奖、betway手机网页 特殊贡献奖等,是交通运输部首批青年科技英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一、发展内河航运是我国国家战略,船闸及升船机是构建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内河航运网络的通和畅。胡亚安同志创新解决了高水头船闸高效输水消能、阀门防空化、枢纽通航能力提升及船闸群联合优化调控等关键技术,推动了船闸水力学发展,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1、创建了以被动防护为核心的船闸阀门防空化新理论,发明了我国独创的高水头船闸阀门分级防空化成套技术,解决了高水头船闸阀门空化空蚀这一世界难题。

2、为满足三峡船闸建成后货运量爆发式增长需求,通过创新研究,建立了以精确计算船舶下沉量为理论基础的船舶过闸吃水控制新标准,将船舶最大吃水由现行规范的3.3m提高到4.2m,相应的允许最大单船载重吨位由3000t提高到5000t,解决了大型化船舶过闸的迫切问题;提出多级船闸过闸新技术,并解决其非恒定流波动作用下动水停泊安全难题,显著提高已建船闸通过能力。新技术为三峡船闸年货运量由2003年试通航的3000万吨提高到目前的1亿以上吨作出了重要贡献。

3、研发了一系列船闸输水系统新型式,提出了通航枢纽总体布置新技术,攻克了国家高等级航道网不同形态河流(狭窄河谷、弯曲、分叉河段、多沙河流等)枢纽通航安全难题。

4、针对世界上最大的西江长洲枢纽四线船闸群复杂水力学问题,提出双线并列巨型船闸互通省水布置创新技术,解决了多线船闸共用引航道在特大泄量条件下的船舶航行安全问题。提出梯级枢纽通航安全水动力一体化研究方法,应用于衢江、瓯江等流域,实现梯级航运枢纽效益最大化。

二、系统攻克传统升船机运行中的安全问题,为三峡、思林、沙沱、构皮滩、向家坝等大型升船机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首次建立了升船机船厢“临界失稳水深”判别标准,为升船机平衡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创新提出“安全平衡重”新技术,解决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卷扬提升式全平衡升船机船厢极端事故下的安全难题。

2、对世界上提升重量最大、技术最复杂的三峡升船机适应性船型、非恒定流影响、运行维护保障以及升船机与船闸联合调度运行等重大技术开展一系列研究,提出的三峡升船机适应性船型尺度和通行船舶技术要求已由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

三、针对传统电机驱动式升船机在运行可靠性和安全保障的技术缺陷,历时15年,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力驱动式新型升船机,并在景洪枢纽工程得到成功应用。

建立了水力驱动式升船机基础理论体系,成功实现了该新型升船机由概念模型向工程应用的转化。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不断创新,取得一系列国际性原创成果,解决了水力同步提升、船厢抗倾、运行控制与精确对接、升船机设备系统安全保障等重大技术难题,形成由基础理论--设计体系--关键技术—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构成的水力式新型升船机成套技术体系和系列标准。成果获中国航海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1)。

水力驱动式升船机为世界首创,中国原创,是世界通航技术领域的重大创新。景洪水力式升船机的建成通航,有力推动了水运建设行业科技进步,在世界通航领域创造了中国品牌。

四、建立了水工水力学大尺度模型试验综合优化研究方法,解决白鹤滩、锦屏、向家坝等巨型水电工程泄洪消能核心技术难题,促进了我国高坝水力学学科发展。

创新提出大尺度水工全整体模拟新技术,实现了泄洪消能、雾化、掺气、导流、引水发电等水力问题的同步模拟。针对世界最高拱坝---坝高305m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应用此技术提出了适合窄河谷、两岸边坡复杂地质条件的“锦屏一级无碰撞泄洪消能模式”,大大减轻了泄洪雾化对上千米高边坡稳定的影响,保证了工程安全运行。针对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坝高289m的白鹤滩水电站,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工全整体模型,提出了坝身表孔与中孔消能新型式,实现了非对称拱坝结构泄洪水舌在水垫塘的入水均匀分布,解决了白鹤滩水电站特大泄洪功率消能难题。

李清同志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

李清同志作为交通运输部水运行业一线科研工作者,近五年来,着眼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治理、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等重大战略,根据水运绿色发展的实际,结合船舶燃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趋势,系统研究了推进LNG(液化天然气)在水运行业应用的方案、政策措施和标准规范,研究成果付诸生产实际,极大地推动船舶应用LNG燃料全产业链的发展,得到了行业内外高度认可,彰显正能量,成绩显著。

五年来,先后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华电、新奥能源等大中型能源企业制定船用LNG业务的战略实施方案,指导企业开展船舶应用LNG业务。为中小型港航企业、能源企业参与船舶应用LNG建设提供技术咨询,为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主持或参与的《水运行业应用LNG标准体系表》《内河港口水域趸船式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动力船加气站技术标准研究》《LNG加注趸船关键技术及建造规范研究》《内河港口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安全操作规程》《水运行业应用LNG实施方案和政策研究》,《长江和西江干线标准船型及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海运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救捞系统体制改革后评估》《严格排放法规背景下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研究》《内河LNG燃料动力船通过船闸的风险评估方法》等一考研和批标准项目的制修订研究工作,引导了政府和大中型企业投入上亿元的科技研发费用,带动社会近百家企业投身船用LNG事业发展。 截至目前,LNG动力船舶建(改)造(建成130艘、在建或改建近1000艘)、加注站(20余座)和1座内河LNG接收站建设,累计吸引社会投资超过100亿元,成果转化为创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章学来同志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

章学来同志多年来在蓄冷蓄热技术与装备、新能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取得了具有原创性、实用性的重大成果,为推动交通运输及国民经济其他领域蓄冷蓄热装备技术进步和二元冰的制备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完成科研项目20多项、申请发明专利37项,发表论文200多篇。被推荐人道德素质过硬、专业贡献重大、团队作用突出、引领作用显著、发展潜力较大。主要包括:

1、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溶液吸收驱动下的二元冰真空制备特性的研究”、“固体吸附驱动下的二元冰真空制备及其强化机理研究”,完成了直接接触式、过冷水式及真空式二元冰蓄冷机组的开发,建立了二元冰制备理论。开发了二元冰蓄冷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IPF测试仪等。项目整体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二等奖3次,三等奖5次。该技术已在广州贝龙环保热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力合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得到应用,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开展了新能源的系统及材料的研究工作,提出并研究了新型移动供热系统、全天候双水箱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利用昼夜温差的自然冷能利用系统、新型高效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LNG冷能利用系统;开发了-40℃-+150℃蓄能材料8种,该材料分别已应用于冷藏车、移动供热车等不同系统中。申请专利15项,发表论文10篇,其中移动蓄冷式冷链运输装备关键技术针对移动蓄冷式冷链运输装备所涉及的问题,通过寻求无腐蚀性、稳定性能高、相变温度恒定、相变潜热大、使用寿命长的蓄冷相变材料及基于间歇式抽真空加热技术及可降阶反气体渗透法结合的真空绝热板新工艺的利用,成功研制了移动式蓄冷冷链运输系列装备,并将其应用于冷链运输实践,确保了冷链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安全,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冷链运输附加值,为企业带来丰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了我国冷链运输技术水平,促进了我国食品冷链运输的科学技术进步。本成果在冷链运输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提出并开发了新型冷凝热回收系统,获得了全国节能减排与科技竞赛二等奖。将相变蓄能系统与离心机组完美结合,开发了非平衡相变蓄冷空调系统。提出了将相变球蓄热技术、热管技术应用于工业废热的回收。上述技术共获得专利9项,发表论文7篇,并已在上海南区节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西阳泉太阳石科技有限公司得到了应用。

4、创建并负责热能与动力工程创新基地,注重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完成科技创新项目30多项,其中上海市创新项目9项、申请专利6项,在科学研究、竞赛、设计、创新实践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成绩突出,获得各类奖项60多项,其中包括全国交通科技一等奖、全国制冷空调大赛一等奖、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赛区决赛第一名、全国节能减排科技竞赛二、三等奖(共12项)。

5、重视教学工作,主编国家规划教材《轮机工程基础》、专著《空调蓄冷蓄热技术》、《工程热力学》,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校教学名师、校“刘浩清”优秀教师奖一等奖。获上海市精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特、一、二、三等奖(各1项)等奖项。五年内指导的研究生三获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成为上海市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获得该奖项最多的教师。领衔的团队获上海市教育先锋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上海市浦东新区新能源创新单位。

海上交通安全与空间信息技术创新团队主要成绩和贡献

本团队围绕海上交通安全及空间信息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与基础前沿科学问题,依托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及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创新联盟,通过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链条的紧密联动,支撑引领海上交通行业转型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在海上交通安全、海上目标遥感监测与识别研究、船舶动态测试理论与方法、虚拟现实理论与方法、航海信息化与智能化理论与方法、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等领域内开展广泛研究和实质性、高水平国际合作,进行了多学科联合攻关,实现基础研究与重大工程应用双轮驱动。

团队专业结构分布合理,涵盖了交通运输工程、空间信息技术、海事技术与装备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等相关学科。团队入选国家级、省部人才计划10余人次,成员有IEEE 学会大中华地区首位华人总裁,IEEE Fellow、美国科学促进学会(AAAS)Fellow,国际系统及控制论科学院院士(IASCYS)、IEEE/CAA Jou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期刊国际部的副主编、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主编、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交通运输部首批领军人才、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实验主任、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和航海学会副理事等。承担“863”计划项目2项,“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3项等领域重点研发项目,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0余篇,论著总被引用3000余次。获专利近30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团队瞄准海上交通安全领域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战略性高端装备创新人才。以海上能源运输监管和重点航线航运安全保障为主线,开展天空船岸多传感器系统水上事故立体监测-海上目标应急追踪集成-空间决策支持平台系统性研究,突破海上溢油油种识别,油膜厚度信息提取,微量泄漏油膜的紫外荧光实时光谱信息获取,海面小目标和油膜探测等溢油遥感信息获取的瓶颈问题,开展超恶劣海况下船舶运动简捷鲁棒自适应控制理论算法研究,基于实船试验的辨识建模研究,解决超恶劣海况条件下的船舶运动路径跟踪问题,突破大吨位、高风险船舶在恶劣环境和协同工作时耦合模型间的复杂信息实时交互技术,研制面向航海应用的高可信动态协同混合现实系统,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通航环境模拟系统市场的垄断,切实提高我国在IMO领域的话语权。

在基于新兴传感器的海上目标检测技术与冰区航行空间信息获取技术研究方面,团队拥有围绕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领基础研究前沿;在船舶动态虚拟仿真演化技术研究方面,成果“多本船功能完备的通航环境模拟系统及其开发平台”实现高真实感全景实时模拟系统,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了挪威船级社的最高等级认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海上目标监测及仿真设备产品化研发方面,自主研发成果“岸船空基海上油膜探测传感识别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上述产品只能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在海量水上交通流智能分析、船舶三维动态监控以及船岸一体化信息集成与融合等方面,“船舶监控与水上交通应急指挥系统”首次提出并攻克了船舶多态异构数据的分布式混合采集技术和船岸通信多信道优化控制技术等,全面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

在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的技术与成果基础之上,推动亚丁湾等重点航线护航信息保障,以及国家海事组织水上智能交通监控等领域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作为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成员,开展与冰岛、挪威、芬兰、瑞典、和丹麦北欧五国在极地溢油监测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东盟地区海上溢油区域合作和溢油应急全球动议(GI),推动海上互联互通、海上交通安全、海上搜救等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