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的陈俊佑小朋友,在参观完广西交通设计科普馆后,画下了一座穿越崇山峻岭的大桥,并给它命名“糖桥”。他说:“它的塔很像一根棒棒糖,走过这座桥就会感到很甜蜜。”
由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广西交通设计科普馆(简称科普馆),室内馆区的建筑面积近1700平方米,设历史厅、成果厅、展望厅及影视汇报厅等,含公路、水运、桥梁、隧道、数字交通、工程检测等11个工程科技展示单元。开馆以来已接待青少年儿童及家长、高校师生、国企干部员工等超过2万人次。该馆位于南宁市邕宁新兴产业园区的广西交通产研基地内,经过2年多的精心营运,越来越受到广大公众的关注。
记载历程、展露情怀,瞄准定位、讲好故事,传递知识、播撒关爱,这个“有情怀、有趣味、有真知”的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新时代交通人在守初心、担使命上的扎实作为。
社会公众参观科普馆。黄昂 摄
有情怀 珍藏现代化交通事业起步阶段的宝贵回忆
那年7月,南宁正值酷暑。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党群工作部的袁发华、龙雯2位青年员工,钻进建成已近50年的砖房里“寻宝”。
“我入职公司10年,还是第一次踏进这个旧仓库。”袁发华她们要从早已走完资产报废流程的物件里,挑出能够入选科普馆的宝贝,“东西很多,我们深知每一件物品对于广西现代化交通建设史都有着特殊意义。”角落布蛛网、面上满积尘,她们在“蒸笼”般的环境中整理出了多套早期勘察测量设备。
上世纪初在德国生产,辗转来到广西的光学仪器;新中国刚成立时,老一辈交通人使用过的苏制经纬仪、水准仪;核物理科学家开展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究时使用的同款手摇计算机;参与过众多公路水运工程勘察测量的计步器、气压计、望远镜、手持水准仪、航海六分仪、晶体管测深仪;广西交通行业引进的第一套GPS测量设备等。
借着实施广西首家“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契机,广西设计集团档案馆还安排专人对馆藏近60年的技术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南宁市第一座跨越邕江的现代化桥梁、广西第一座获得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的桥梁工程、第一座应用计算机程序运算的大跨拱桥、第一座沿海万吨级泊位码头等项目的图纸扫描件、复制件,都被选入科普馆历史展厅。纸上精美的工程手绘成果、工整细致的手写数据文字,无不体现交通人的匠心。
把这些铭刻过往、承载情怀、反映历程的老物件作为历史厅的主要陈设,这一想法从展陈策划阶段刚一提出就得到一致认可。科普馆馆长、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邓尚瑛说:“难得的是历经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的多次变革,我们的历史物件、资料都保管得不错。”
听说了筹建科普馆的消息,先后有数十名退休职工把自己收藏多年的手稿、照片、票证、文具捐献出来。
开展内业外业工作的历史照片,针对中桩测量、电磁波测距、挡土墙设计等工作任务完成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手稿,勘察设计行业早已淘汰的标准计算纸、单双曲线笔、三棱尺……退休职工到这里,无不自豪地回忆起当年经风历雨的点点滴滴;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到这里,欣慰地看到自己40多年前带队实施桥梁科技攻关的故事仍能影响、激励青年后辈;参加广西国资委党校基层党务干部培训的学员到这里,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和真实事例所打动;交通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到这里,按捺不住渴望投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澎湃心潮。
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 黄昂 摄
有趣味 科普宣传既“走新”又“走心”
观看浅显易懂的动画视频来了解交通科技的源流演变,走近立体的模型沙盘去感受超级工程的精工匠造,亲自上手便携式试验检测仪器来扮演混凝土构件的“啄木鸟”……到访科普馆的小朋友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最火爆的一次,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安排航测无人机“加时表演”,好让排队许久的小朋友一饱眼福,看看这个长着大翅膀、又带着螺旋桨的大家伙怎么把区域范围内的实景影像拍回来。
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弘扬科学精神,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在互动展示设备和内容设置上颇费心思。广西交通设计集团科技信息部部长徐龙旺说:“我们深知科普教育的责任、使命,赶在2022年一季度完成了科普馆的改建提升。”
发挥企业自身的人才、技术、产业优势,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各勘察设计专业共为科普馆补充制作了纪实和讲解视频15个、科普动画6个,设计、印制了涵盖公路、桥梁、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及水土保持、工程规划、海绵城市、水综合治理、交通安全等原创科普宣传册22种。
科普馆副馆长、广西交通设计集团科技信息部副部长李晓秀说:“今年年初增设的‘现场知识抢答’设备和演示工程规划效果的互动投影设备,很受小朋友欢迎。”广西交通设计集团组织专人,整理、编排工程科技知识和工程业绩成果,设计了100多道科普知识问答题写入互动抢答设备中。
硬件、软件两手抓,是办好科普馆的必由之路。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韦衡说,完善的设施设备是基础,丰富的活动和有效的讲解才能真正地让交通科技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在技术专家指导下,专职讲解员刘莹和团队一道,完成了针对各年龄层次、不同宣讲对象的科普讲解词的编写。交通科技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拼搏创新事迹,广西交通运输行业在交通强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使命任务,都被写进讲解词中。最多的时候,刘莹一周要讲解五六个场次。刘莹说:“看着参观科普馆人们有惊喜、有收获,我们的工作也就有了意义。”
建立并运行一套专门的管理机制,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培养了一支熟悉工程科技知识、具备工程设计经验、善于宣讲科普知识的讲解队伍,兼职讲解员覃薇连续两年获得“广西十佳科普大使”竞赛一等奖。
有真知 知识和关爱流出展厅、注入心田
4岁的黄益诚,能够不假思索地辨识出不同型式梁桥、拱桥、斜拉桥;5岁半的韦伊森,经常在家里扮演老师,在白板上描出“世界第一拱”天峨龙滩特大桥的主体结构;喜欢玩小汽车的马铭汐,认真地告诉妈妈“在山里挖隧道不用盾构机,用钻爆法施工就可以”;准备上小学的邓义泽、邓锦泽兄弟俩争着告诉家长,“货船过闸就像‘坐电梯’,但是船闸还要放水、抽水哦”……走出科普馆的小朋友,给家长制造了许多意外惊喜。
演示无人智能航测设备。黄国清 摄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找准科普宣讲和公益活动的结合点,推动科普馆建设成果和科普讲解团队“走出去”,在更广阔的平台讲述交通科技知识和交通发展故事。第三市政交通设计院先后结合自身承担的南宁市“背街小巷”项目、道路增建人行天桥项目,深入到居民社区、城区小学开展科普活动,践行交通为民的使命。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到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开展“茅以升公益桥——院士桥”的设计回访,组织青年员工深入当地群众中宣传交通科技知识、防灾减灾常识,展现利民惠民的担当。今年10月,科普馆作为第六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带你看看我世界”活动入选场馆,面向海外国家师生完成了首次全英文的网络直播观展,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
“科普馆的建设运营成果,离不开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科学技术厅的关心指导。”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铮说,“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启科普事业新征程,让更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年朋友、少年儿童触摸到创新之于交通的强劲脉搏、感受科技之于生活的无穷魅力,让交通科技的光芒照亮他们成长求索的道路。”
转载自: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