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深海能源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未来深海能源开发将成为新的战略领域和发展空间,这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走出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低油价虽然制约了海工产业的发展,但是,向深海要能源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谁先掌握深海能源的开发技术,谁就拥有了国际能源话语权。要想在高端海工装备领域实现更大突破,我国海工产业链上下游还需进一步加强合作,着力提高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尤其是加大核心配套领域的产品研发力度,力争逆势寻求突破,打造中国海工装备新优势。
受油价持续低迷、产能过剩等诸多因素影响,仅两三年时间,海工装备制造业就从造船业的“新经济增长点”成为压垮很多船企的“最后一根稻草”,“接单难”“融资难”“交船难”等在海工行业显现。海工市场低迷形势或将持续,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机可寻。随着海洋油气开发走向深海的总体趋势日渐明显,深海油气能源开发成为新一轮的竞争焦点。我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目前我国海域油气产量已连续6年达到5000多万吨,这为我国海工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我国海工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结构性过剩矛盾也十分明显,而向高端深海装备领域进军正是化解海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的重要措施。
对我国海工行业来讲,进军高端深海装备领域也有着良好的条件。一方面,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研制高端深海装备已有了扎实的基础,尤其是设计建造了3000米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等“五型六船”高端深海能源开发装备,大幅提升了我国深海能源开发的装备水平和作业能力;另一方面,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海工行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即将出台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我国发展深海能源指明了方向。
当然,我国深海油气能源开发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深海装备领域仍与国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型设备、关键核心设备配套能力比较低、高端设备大多依赖进口等。因此,要想进军深海,打造我国海工行业新优势,首先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开发深海能源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海洋权益的重要手段,海工行业要完成开发深海能源的重任,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其次,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加快核心配套设备的产业化、国产化进程,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集海工牵头承担的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重大专项,有22家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目标是实现100%自主设计以及钻井包、动力定位等核心设备的国产化。
最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实现智能转型。随着智能制造在船舶行业的不断推广,海工装备的智能制造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这不仅包括设计建造的智能化,还包括海工装备运行的智能化。我国海工行业要做好大数据应用、智能管控等方面的研发,早日站上智能制造的“风口”。
虽然近期国际市场油价有所回升,但是油价处于深度调整期的形势并没有改变。这为我国海工行业抓住海洋油气开发走向深海的机遇,开展新一轮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时间窗口”。因此,我国海工产业链要抓住这一时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大在深海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方面的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海洋经济和科技发展,为迎接下一轮海工高峰夯实基础。⭕